国庆档三部献礼片《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部部精彩,但本人觉得《中国机长》是最令人惊喜的一部。屡次刷屏的《中国机长》,上映8天票房破20亿,不仅燃爆了国庆档,更让我们深刻认识了什么叫做“中国式英雄”。
《中国机长》取材自发生在2018年5月14日的真实事件:四川3U8633航班在从重庆飞往拉萨的9800米高空之中,驾驶舱右侧风挡玻璃破损脱落,客舱失压。危急关头,机组人员凭借专业的技能在成都双流机场成功备降,确保了机上119名旅客和9名机组人员的安全。
电影台词——“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久久在心中回荡。
在电影热播的同时,一段当时的真实录音也在网上热传:
“四川8633,收到请回答!”
“四川8633,成都叫你!”
“四川8633,四川8633!”
…
中国企业教父任正非先生,10月9日也签发了《中国机长观后感》总裁办文件。
从这一部电影,看华为30余年的奋斗史!任正非先生也是我国的“中国机长”,任正非先生创办的华为这架被美国极限打压、围追堵截的弹痕累累的飞机,经过上下一心的团结奋斗,已穿越乌云雷暴,已飞越崇山峻岭。
但华为仍然象3U8633一样,还不知道前面有多少雷电,前途未卜,尚在未定之数。
华为,中华有为!
任正非:应对美国的制裁,我们最好的方式是做好自己的事,我们改变不了环境,我们可以改变适应这种环境的胜利办法。
我们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观不能动摇,不要过度消费国内客户及民众对我们的同情与支持,只能以更优质的服务报答他们。
田涛:《中国机长》是一个真实的惊心动魄的故事。
它是关于信念的故事,是关于自我战胜和战胜外部险恶挑战的故事,是关于团队精神的故事,也是关于战略冒险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战术能力、专业能力的故事。
对一架驾驶窗破裂,机舱缺氧,-42°低温下,迎面七、八百公里时速的风,仪表全部吹烂,人全身发抖,下面又是耸耸雪山,回来已经极困难了,但真正震撼我的画面是前面黑压压的、层层叠叠的乌云团,乌云深处是暗红色的雷暴闪电,围堵在3U8633飞机的四周,让人战栗和绝望!
我从中看到的是华为30年的苦难史,想到的是一个超级大国对华为的全面围剿,我也把华为高管们和悬在万里高空、零下42度、被无遮挡的风击雨拍的机长、“乘务组”全体成员相比较,他们共同的一点是骨头很硬,意志坚韧,信念极端顽强:我们一定能挺过去,冲过去……
3U8633安全返航了,华为这架被美国极限打压、围追堵截的弹痕累累的飞机,经过上下一心的团结奋斗,已穿越乌云雷暴,已飞越崇山峻岭。
但我们仍然象3U8633一样,还不知道前面有多少雷电,前途未卜,尚在未定之数。因此,“同志仍需努力”,努力更努力!
多肉葡萄(华为员工):
进电影院前,就知道电影《中国机长》是由真实事件改编的,所以看的时候心情格外紧张,影片结束后,心情也是久久不能平静,于是找了类似的纪录片《空中浩劫》来看。
印象最深的是“西北航空255号班机”,这是美国史上,死伤第二惨重的空难!纪录片开头都有这样一句话“以下为真人真事,取材自官方报告和目击者证词”。
故事发生在1987年美国底特律大都会机场,也是全美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长John和副机长David,两人都对驾驶MD-80这个型号的飞机有着丰富的经验。
天气不太好,机舱外一片黑暗,比地狱还可怕!两名机长都想赶在暴风雨来临之前,让飞机起飞。可刚加速不到30秒,发现自动油门失灵了,副机长也当即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这样,他们以每小时313公里的速度继续滑行,当机长拉起机头准备起飞时,班机开始剧烈抖动,在距离地面不到50英尺时,班机开始滚翻,当飞机向左翻滚时,打到一根灯杆,在完全失控的情况下,班机撞上地面,沿公路继续滑行,当撞上高架桥后解体碎裂!
消防人员迅速赶到,在所剩无几的残骸中,仅找到1名年仅4岁的幸存者!其他154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丧生!
很快,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就调查出了真相:由于两位机长在起飞前,漏掉了最重要的滑行检查部分的checklist,所以起飞前的某些准备工作并没有到位(襟翼没有展开),直接导致了这场空难!
那么问题来了,两位经验老道的机长,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真是匪夷所思!
重听录音发现:他们因为突然接到塔台通知更换跑道,而暂停了执行checklist,当中还因为天气原因,绕了一大圈路,最终找到正确跑道后,已经比预想时间晚了45分钟。当他们折腾了这么大一圈后,两位机长早已忘记了checklist上的部分工作还没有完成,甚至以为他们已经检查完毕,所以才造成了这么悲惨的结果。
事情到了这里,仿佛已经定案:机长操作失误!
可航空公司的官员,此时却向政府机构NASA提出了“求助”:希望可以协助其“制定出降低忽略机率的checklist” !
科学家发现:
科学家亲自来到班机,查看了42组机组成员的清单使用全过程,得出结论:检查清单设计得非常差。
1、目前的《检查清单》只列出了机组成员应该完成的任务,但却无法让他们确认哪些任务已经完成,哪些还没有做。
2、项目与项目之间,没有清晰的逻辑,让人一下做这个,一下忙那个,一旦机长被打断,他们往往不记得该从何处开始了。再重新执行时,就很容易遗漏项目。当然,航空公司也有规定,一旦你的流程被中断,必须从头开始;可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清单过长、项目过多,机组成员负担就会很重,他们有时根本不想从头开始。
3、检查清单的种类繁多,字体也各样,机长常需要重新适应不同的格式。
因此,科学家建议,整个航空工业,都应该有所改变:
1、把过长的检查清单,切成一份份较短的清单(即使中间因事而中断,也只需要再多检查4、5项,这样比重新检查20项容易多了);
2、修改印刷的字体(让驾驶员读起来不那么费力);
3、将checklist由纸质版本转变为电子版本(让驾驶员清晰地了解哪些做了、做对了和哪些项目还没做)。
255班机的案例,后来也成为了各个航空公司训练课程里的内容。
这就让我感慨良多了:
1、通常,我们解决一个事件,查到原因,妥善解决就完事了;可这场空中浩劫的人员不同,在查到是机组人员操作失误后,没有直接甩锅机长,而是调查背后的原因;
2、究竟是什么让经验老道的机长们,犯了这样的低级失误?是我们的系统设计问题?还是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又或是让机长的工作饱和度过高?一步步地深挖,最后还求助到最专业权威的NASA,做好科学的研究,制定措施,落到实处,防止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而不是简单发个声明,向公众道个歉、检讨几句就完事了!
我想,这才是我们最该学习的地方。
最后,也说几点关于工作的联想吧:
1、工作中也经常接到领导安排临时任务,因而打乱自己的正常工作节奏,当几件紧急任务接踵而来的时候,我是否也会像这两位机长一样,手忙脚乱,遗漏最重要的点?
2、当听到对自己或本部门不利的声音时,我的第一反应是甩锅,还是和其他同事一起,沉下心来,真正分析、解决问题?当然,导向很重要,希望有所启迪!
请跟我来:我换个马甲来爱你(华为员工):
这不是属于一个人的胜利,而是整个团队工作专业性的合力。
Copyright © 2007-2023 上海质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d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沪ICP备15017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