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人的精神家园,浏览中国质量俱乐部官方网站
加入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1-5296-1817

会员申请

[lrm_form default_tab="register" logged_in_message="You are currently logged in!"]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质量日忆改革:归零,在挫折后开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质量日忆改革:归零,在挫折后开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发布时间:2019-09-24 作者:通讯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更好展示7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航天事件和成就背后的故事,中国航天报社策划了“共和国航天往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该系列报道揭开尘封档案,采访亲历者和见证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航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再现中国航天事业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今天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日,本期特别推出《归零,在挫折后开启》,讲述上世纪90年代我国航天工业质量整顿与改革的故事。

本文约4100字,预计阅读时长10分钟。
1996年2月15日凌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灯与夜的交织中,更显高峻挺拔。

这是我们的“梦之箭”,是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集大成者”。

有了它,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跃上5吨大关,外可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内可为我国空间事业拓宽高轨舞台。

发射工位附近的控制室,火箭雄姿展现在大屏幕上,兼任火箭“两总”的龙乐豪和战友们望着它,父母的慈爱,临别的焦虑,圆梦的渴望,汇聚在复杂的目光中。

同样的画面,也展现在西昌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展现在国内外观众和客户的电视屏幕上。

3时1分7秒,火箭踏着烈焰准时腾空,然而,仅过了3秒,就开始倾斜、俯仰,动作越来越大,似白衣骑士与黑夜竭力搏斗,跌在山坡,爆出一团冲天大火,照亮了大凉山谷。

供电受损,信号中断。从西昌到美国,所有直播发射的屏幕一片漆黑,正如进入至暗时刻的中国航天。

 1 
百吨巨箭,败于毫末
这不是中国航天在国际商业发射中的第一次失利。
1992年3月22日,专门为国际商业发射服务研制的运载火箭长征二号E(即“长二捆”)发射“澳星”。
全球瞩目下,装着数百吨燃料的火箭点火后紧急关机,仍坐在发射塔上,随时有可能倾倒、爆燃。
抢险39小时,星箭保住了,但国内外舆论已迅速发酵,扔来一串沉重的问号,让身背巨额研制贷款的航天人难堪其负。
经过不分昼夜的故障分析、试验、复现,他们终于查清:在火箭控制系统中,程序配电器控制点上有铝质多余物,熔化后造成控制接点短路,导致Ⅰ、Ⅲ号助推火箭发动机氧化剂副系统断流阀门提前关闭,进而导致发动机自动紧急关机。
多余物,是困扰航天人几十年的质量问题。而这次绊倒航天人的铝屑,仅有0.15毫克。
专家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工人在最后拧紧程序配电器的铝质外壳螺丝时带下去的,它必须正好碰上配电器里10个触点中电流最大的第四触点、必须在弹簧片动作的瞬间接触到该触点,才能导致故障发生。
概率极小,却没逃掉。
 2 
偶然还是必然

极其偶然的故障背后,是质量管理水平跟不上型号需求的必然。

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以下称“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部长邵锦成回忆,当时型号强、基础弱,型号指挥调度强、质量管理工作弱的情况长期普遍存在。

“质量规章落实不彻底,要求层层衰减,人为、重复故障常有发生。质量规范、标准层次多,可操作性差,和具体的型号工作‘脱节’。质量工作看起来文件多、会议多,但提的多是一般号召和通用要求。在硬件上,工艺、检测、试验手段的落后,也严重阻碍着型号产品质量的提高。”

邵锦成说,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航天质量工作没有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脚步。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各行业开始由计划主导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后来又向市场主导转化。航天系统也是如此,从买原料、元器件到交产品,签合同替代指令性计划渐成主流。而许多人对质量技术工作的看法仍逡巡在计划经济阶段,导致质量部门能调动的资源极少,“只会喊口号”实为无奈之举。

与此同时,航天人的物质待遇渐渐被市场前沿甩开,有人生活窘迫。大潮拍打着院墙,让许多人很难安心搞型号。

为了在老本行活下来,航天人又要背着压力、质疑甚至贷款,上马新项目,仅运载火箭型号就有长征三号(商业发射状态)、长二捆、长征三号甲系列(长三甲、长三乙)、长征二号丙改等。

低待遇与高压力交叠,技术积累又不足,质量隐患难免。

长二捆发而不动,虽丢了脸,却也以最小的代价警醒航天人——质量工作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3 
挤出1亿多

让质量部门“有米可炊”,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3·22”失利后,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王礼恒要求质量部门梳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质量“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技术改造。1993年,航天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总经理刘纪原下决心,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给质量专项技术改造挤出3000万元。

“总公司的3000万元,加上院所自筹资金,持续3年,共1亿多元,这在当时是难得的巨款,体现了高层的决心。”原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副部长高顺林回忆,“但这钱要是撒在全系统,远远不够,所以要抓重点,先攻‘卡脖子问题’,譬如多余物、检漏……”

当然,挤出资源放在质量专项技改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工作实在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刘纪原直接召集质量部门与相关方开会,协调改革。”高顺林说。

在“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下,质量部门制定了质量专项技改的原则和投资方向,直接组织论证、选型、采购、配置设备,组织跟踪、交流应用新设备的工艺攻关,直到编制了工艺、培训了人员、在型号产品上出实效。

硬件渐渐改进的同时,质量意识与技术培训也抓了起来。

从1993年起,航天系统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航天质量日(航天科技集团后将质量日改为9月21日),进行多种形式的质量宣传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