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了更好展示70年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航天事件和成就背后的故事,中国航天报社策划了“共和国航天往事——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系列主题报道”。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无论我们走得多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该系列报道揭开尘封档案,采访亲历者和见证者,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中国航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历史,再现中国航天事业与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所走过的风雨历程,在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航天“三大精神”。
今天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日,本期特别推出《归零,在挫折后开启》,讲述上世纪90年代我国航天工业质量整顿与改革的故事。
这是我们的“梦之箭”,是当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集大成者”。
有了它,中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将跃上5吨大关,外可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内可为我国空间事业拓宽高轨舞台。
发射工位附近的控制室,火箭雄姿展现在大屏幕上,兼任火箭“两总”的龙乐豪和战友们望着它,父母的慈爱,临别的焦虑,圆梦的渴望,汇聚在复杂的目光中。
同样的画面,也展现在西昌指挥大厅的屏幕上,展现在国内外观众和客户的电视屏幕上。
3时1分7秒,火箭踏着烈焰准时腾空,然而,仅过了3秒,就开始倾斜、俯仰,动作越来越大,似白衣骑士与黑夜竭力搏斗,跌在山坡,爆出一团冲天大火,照亮了大凉山谷。
供电受损,信号中断。从西昌到美国,所有直播发射的屏幕一片漆黑,正如进入至暗时刻的中国航天。
极其偶然的故障背后,是质量管理水平跟不上型号需求的必然。
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以下称“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部长邵锦成回忆,当时型号强、基础弱,型号指挥调度强、质量管理工作弱的情况长期普遍存在。
“质量规章落实不彻底,要求层层衰减,人为、重复故障常有发生。质量规范、标准层次多,可操作性差,和具体的型号工作‘脱节’。质量工作看起来文件多、会议多,但提的多是一般号召和通用要求。在硬件上,工艺、检测、试验手段的落后,也严重阻碍着型号产品质量的提高。”
邵锦成说,形成这样的局面,主要是因为航天质量工作没有跟上市场化改革的脚步。
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我国各行业开始由计划主导转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后来又向市场主导转化。航天系统也是如此,从买原料、元器件到交产品,签合同替代指令性计划渐成主流。而许多人对质量技术工作的看法仍逡巡在计划经济阶段,导致质量部门能调动的资源极少,“只会喊口号”实为无奈之举。
与此同时,航天人的物质待遇渐渐被市场前沿甩开,有人生活窘迫。大潮拍打着院墙,让许多人很难安心搞型号。
为了在老本行活下来,航天人又要背着压力、质疑甚至贷款,上马新项目,仅运载火箭型号就有长征三号(商业发射状态)、长二捆、长征三号甲系列(长三甲、长三乙)、长征二号丙改等。
低待遇与高压力交叠,技术积累又不足,质量隐患难免。
长二捆发而不动,虽丢了脸,却也以最小的代价警醒航天人——质量工作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让质量部门“有米可炊”,是改革的重点之一。
“3·22”失利后,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刘纪原、王礼恒要求质量部门梳理型号研制过程中的质量“常见病、多发病”,进行技术改造。1993年,航天工业总公司成立后,总经理刘纪原下决心,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每年给质量专项技术改造挤出3000万元。
“总公司的3000万元,加上院所自筹资金,持续3年,共1亿多元,这在当时是难得的巨款,体现了高层的决心。”原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副部长高顺林回忆,“但这钱要是撒在全系统,远远不够,所以要抓重点,先攻‘卡脖子问题’,譬如多余物、检漏……”
当然,挤出资源放在质量专项技改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工作实在推进不下去的时候,刘纪原直接召集质量部门与相关方开会,协调改革。”高顺林说。
在“有限目标、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指导思想下,质量部门制定了质量专项技改的原则和投资方向,直接组织论证、选型、采购、配置设备,组织跟踪、交流应用新设备的工艺攻关,直到编制了工艺、培训了人员、在型号产品上出实效。
硬件渐渐改进的同时,质量意识与技术培训也抓了起来。
从1993年起,航天系统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航天质量日(航天科技集团后将质量日改为9月21日),进行多种形式的质量宣传教育活动;
Copyright © 2007-2023 上海质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d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沪ICP备15017356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