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人的精神家园,浏览中国质量俱乐部官方网站
加入我们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021-5296-1817

会员申请

[lrm_form default_tab="register" logged_in_message="You are currently logged in!"]
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走向质量管理岗:把握 “三争、三不争” 的核心

走向质量管理岗:把握 “三争、三不争” 的核心

发布时间:2025-02-25 作者:通讯员

《论语》里有一句话叫做:君子无所争,其争也君子。 

原意是,一个人要保持谦逊,即便是争,也要正当竞争,做到“争之有道”。 

5c80727854a162b9290cf0e552665ade.jpg

其实,一个质量管理者的境界,也体现在这上面。 

管理者,既要做到“不争”,又要做到“争”。

一、争专业精进,不争表面虚荣

  • (一)持续学习,夯实专业根基

质量管理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知识的领域,涵盖质量管理体系、统计学、工程学、管理学等。踏上质量管理岗位的征程,意味着要开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之旅。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了在这个岗位上的成就高度。
以质量管理体系为例,ISO 9001、ISO 14001、ISO 45001 等一系列标准不断更新迭代,从业者必须时刻关注并深入学习这些标准的变化,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要求。同时,要将这些标准与企业的实际运营相结合,确保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仅符合规范,更能切实为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服务。这就要求质量管理岗人员主动参加各类培训课程、沙龙和线下研讨,与行业内的专家和同行交流学习,及时掌握最新的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
在统计过程控制(SPC)方面,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工具和图表的运用,如控制图、直方图、散点图等,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而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则要求从业者具备深厚的数据分析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 DMAIC(定义、测量、分析、改进、控制)的流程,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降低缺陷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 (二)实践磨砺,提升应用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专业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是真正的考验。在质量管理岗位上,每一个决策、每一项措施都关乎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因此,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来磨砺自己的专业技能。
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参与到质量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当面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时,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分析上,而是要深入生产一线,与生产工人、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协作,共同查找问题的根源。这可能涉及到对生产设备的检查、原材料的检验、操作流程的审查等多个方面。通过实际操作,不仅能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培养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例如,曾经有一家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上出现了较高的退货率。质量管理团队通过对退货产品的分析,初步判断是某个生产环节出现了问题。为了找出具体原因,质量管理人员深入生产车间,对生产流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监控。他们运用 SPC 工具,对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最终发现是一台关键设备的某个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出现了尺寸偏差。通过调整设备参数,并对后续生产的产品进行严格监控,产品的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退货率也大幅降低。

  • (三)拒绝虚荣,专注专业成长

在追求专业精进的道路上,要时刻警惕表面虚荣的诱惑。如今,各种证书和头衔充斥着职场,有些人可能会为了追求外在的认可而盲目考证,却忽略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自身能力的提升。
一些人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考取各种质量管理相关的证书,但在实际工作中,却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质量问题上。例如,有些人虽然考取了六西格玛黑带证书,但在面对企业中的实际质量问题时,却不知道如何运用六西格玛的方法和工具来进行分析和解决。这种只追求表面虚荣的行为,不仅浪费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也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工作毫无帮助。
真正的专业人士,应该专注于自身的专业成长,选择适合自身的提升课程,在课程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总结,逐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质量管理岗位上站稳脚跟,为企业创造真正的价值。

185b19a2f0596b1f2e9266cc916c5c01.jpg二、争质量话语权,不争权力地位

  • (一)基于数据和事实,争取质量话语权

在企业中,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而质量管理岗人员则是这条生命线的守护者。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始终如一地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质量管理岗人员必须争取在质量问题上的话语权。

要获得质量话语权,首先要做到以数据和事实为依据。在提出质量问题或建议时,不能仅凭主观臆断,而要通过详细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评估一款新产品的质量时,要收集产品在研发、生产、测试等各个环节的数据,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数据、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产品的性能测试数据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从而为产品的质量改进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一次关于产品质量改进的会议上,质量管理岗的小李提出了对某款产品进行质量改进的建议。他通过收集过去三个月该产品的质量数据,制作了详细的质量分析报告。报告中指出,该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出现了较高的次品率,通过进一步的数据分析,发现是由于该环节的操作流程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小李的报告有理有据,引起了与会领导和同事的高度重视,最终他的建议被采纳,并成功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升。

  • (二)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发挥质量引领作用

质量话语权的争取,不仅仅是为了维护质量管理部门的权威,更是为了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确保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质量管理岗人员要站在企业战略的高度,认识到质量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并将质量管理理念贯穿到企业的各个环节。

在产品研发阶段,质量管理岗人员要积极参与,与研发团队密切合作,确保产品的设计符合质量标准和客户需求。在生产过程中,要对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同时,还要关注售后服务环节,通过收集客户反馈,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

例如,某企业在推出一款新产品之前,质量管理岗人员发现产品的设计存在一些潜在的质量风险。他们通过与研发团队进行多次沟通和讨论,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包括优化产品结构、选用更合适的原材料等。虽然这些建议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研发成本和时间,但从长远来看,能够有效降低产品在市场上的质量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最终,企业采纳了质量管理岗人员的建议,新产品推出后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为企业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 (三)摒弃权力争斗,专注质量本职

在企业中,权力和地位往往会成为一些人追逐的目标。然而,对于质量管理岗人员来说,过度追求权力地位不仅会分散精力,还可能会影响到质量管理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质量管理岗的核心职责是保障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任何与这一职责无关的权力争斗都是不可取的。如果将精力放在权力争斗上,可能会导致在质量问题上的妥协和让步,从而损害企业的利益。例如,在一些企业中,可能会出现不同部门之间为了争夺资源或权力而忽视质量问题的情况。质量管理岗人员如果陷入这种权力争斗中,就无法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最终会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

真正优秀的质量管理岗人员,会将全部精力都放在质量管理工作上。他们以质量为导向,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支持和建议。他们深知,只有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才能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优势,而这才是质量管理岗人员真正的价值所在。

三、争团队协作,不争个人风头

  • (一)打破部门壁垒,促进跨部门协作

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从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生产制造到销售服务,每一个环节都与质量息息相关。因此,质量管理岗人员必须积极争着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沟通与协作关系,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形成一个紧密合作的质量管控网络。

在原材料采购环节,要与采购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原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流程,确保所采购的原材料符合质量要求。在产品设计阶段,要与研发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质量的角度对产品设计提出建议,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在生产制造过程中,要与生产部门协同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在销售服务环节,要与销售部门和客户服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收集客户反馈,为产品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例如,某企业在开展一次质量改进项目时,涉及到研发、生产、采购、销售等多个部门。质量管理岗人员作为项目的组织者,积极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他们通过组织跨部门的会议、建立沟通协作平台等方式,让各部门能够充分交流信息,共同解决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研发部门对产品进行了优化设计,生产部门改进了生产工艺,采购部门找到了更优质的原材料供应商,销售部门则及时收集了客户的反馈意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项目取得了圆满成功,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客户满意度也大幅提高。

  • (二)发挥团队优势,实现质量目标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在质量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让每个人都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实现共同的质量目标。

质量管理团队通常由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员组成,包括质量工程师、检验员、统计分析师等。质量工程师具有深厚的质量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策略;检验员则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能够对产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测试;统计分析师擅长运用数据分析工具,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为质量决策提供支持。

作为质量管理岗人员,要了解每个团队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合理分配工作任务,让团队成员能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要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例如,在进行一次复杂的质量问题分析时,质量工程师可以带领团队成员运用鱼骨图、5Why 分析法等工具进行问题的排查,统计分析师则负责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检验员提供产品检验过程中的发现和线索。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最终找出了问题的根源,并制定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三)淡化个人风头,注重团队荣誉

在团队协作中,要始终牢记团队的利益高于个人的利益,淡化个人风头,注重团队荣誉。一个优秀的质量管理岗人员,不会将个人的成就凌驾于团队之上,而是会将团队的成功视为自己的成功。

当团队取得成绩时,要将功劳归功于团队的每一个成员,而不是突出自己的个人作用。例如,在成功完成一个重大质量改进项目后,在向上级汇报时,要详细介绍团队成员在项目中的贡献和付出,让每个人的努力都得到认可。同时,在团队内部,要及时对表现优秀的成员进行表扬和奖励,激励大家继续为团队的发展贡献力量。

相反,如果一个人总是争个人风头,将团队的功劳据为己有,不仅会破坏团队的和谐氛围,还会影响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长此以往,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将受到严重削弱,最终影响到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走向质量管理岗,是一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通过践行 “三争、三不争” 的理念,即争专业精进、争质量话语权、争团队协作,不争表面虚荣、不争权力地位、不争个人风头,我们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企业的质量提升贡献力量,同时也实现个人的职业价值。

接下来,分享完整版《质量管理的要素》PPT感兴趣的可以收藏,获取资料请按文末提示~

487a48ef7e9bb4d0988dcdf3e866120d.png07d1626208118bba9fcf5beecc0670b4.pngbe1b5eac5bbeac18fb83d5119e1bee35.png如有需要这套资料可编辑版的朋友

添加下方二维码领取be665bf392e758dd4c6b4cececebe9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