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冯老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访谈,请您谈一谈是如何想到以小说和故事的形式来阐述企业精益生产管理问题的?
冯:我在工作中,一直从事精益或者与精益有关的工作。但是我发现很多公司推行精益之后,并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对于精益的推行有一种“想说爱你不容易”的困惑。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我们对精益的技术和方法已经了解掌握了,但在精益的推行过程中,为什么效果往往还是不尽如人意呢?
世上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想解决企业的问题,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当年毛爷爷就是这么教导我们的。
企业的问题是什么?相信在企业中的我们都非常的清楚。因为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解决问题。只有不断地解决问题,企业才会越来越好。但是,所有的企业,都会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约束——企业投入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资源不仅包含资金、人力等,还包括时间)。
同时,依据“二八原理”——企业虽然会有很多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解决了企业最重要的20%的问题,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的状况,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质的飞跃。
任何企业都必须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少数解决主要的问题上。解决主要问题,抓主要矛盾,才是企业快速提升,追求精益的捷径。才能真正符合企业的目标!
当然,在解决主要问题的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成熟的方法,比如TPS(丰田生产方式)、6sigma、IE等,当然还包括各种各样的方法,这些方法都可以拿来用。因为我们运用这些方法的目的在于解决主要问题,这些方法的收益就是最大化的。这也是企业的目标决定的。
这是我写《冲出重围》(快速精益之道)这本书的原因之一。目前这本书是讲企业如何快速降低投入,后续还会有更多的作品,讲述快速提升产出与流动。之所以采用小说的形式,主要是因为精益这个系统牵扯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如果写成教材类,也许会影响阅读效果,比如犯困!
2、问:冯老师,您好。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您在《冲出重围》中刻画的主人翁“王冲”,是否也是来自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特定人物形象吗?您当初缘何会选择“王冲”这类人物作为著作主角呢?
冯:王冲这个形象,与其说是某个特定人物形象,不如说某一类特定人物形象。“王冲”这个形象代表了不断努力突破现状的中国制造业的管理者们。
在整体经济形势低迷的大背景下,制造业要“过冬”,需求萎缩,成本上涨……在危机中存活并脱颖而出,是中国制造涅槃的过程。但浴火重生的过程很残酷、很痛苦。在这个过程中,会不断有企业倒下,会有员工失业。
在这种内外交困的“重围”中,企业如何才能快速“冲”出困境,减少这个过程对我们的伤害?
王冲这个人物的设定,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选择“王冲”时,我对这个人寄予厚望。书名《冲出重围》,期望中国制造业可以快速突破现状的困境。
3、冯老师,您好。您在《冲出重围》前言中写到:“中国制造”可以有“精益”快速突破之道。那您觉得中国企业要想实现利润最大化,有哪些“快速精益”之道可以助力?
关于“快速突破的精益之道”,大家的疑问肯定会有的,“凭什么快速突破”?或者“快了会不会有问题”?会不会“过度追求短期目标”?
这里,我做一个说明!精益生产就是要不断消除浪费,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盈利水平。我们努力追求“零浪费”,所以在努力消除“七大浪费”(如果加上“智源浪费”,就是“八大浪费”)。
消除浪费是没错的。但,“七大浪费”更多的是从过程和类别的角度进行归纳。以至于我们对浪费的认识更多的是定性的。而且,这种消除浪费的方式,很容易让我们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境地。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浪费”呢?不管是什么浪费,都会导致企业实际的投入增加(比标准增加了)。那么,只要企业实际投入的资源多了(比标准多了),我们就肯定可以知道“浪费”了。这时我们对浪费的认识就是定量的。比如,比标准多投入了多少工时(人力),多少设备工时,多少材料,等等。
这些结果的数据都可以通过企业的报表得到。通过这些结果数据,我们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二八分析”,找到主要浪费,并进行改善。我们就可以快速消除企业最主要的浪费,使企业的利润获得持续快速的提升。
企业最大的浪费,就是企业的主要问题,解决了主要浪费,企业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竞争力,提升盈利能力,并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上面的思路,企业最终的结果,就是企业的财务了!我们可以将整个公司的财务作为改善对象,通过发现浪费,找到主要浪费,从而得出改善的优先顺序,并将这些项目分解到部门和责任人,进行改善。
这就形成了一个以财务为向导的改善。把整个工厂的财务当成一个工厂的整体项目,各部门,进行细分,形成一个个的子项目。整个工厂一盘棋。形成“上下同欲”的改善方式。这是一种“以财务为指导,回归到制程做改善,最终改善财务”的整体逻辑!也是“快速突破的中国式精益”的精髓!
只要我们快速消除了少数的主要的20%的财务浪费,我们就可以快速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最终构成企业的成本控制体系。同时在企业资源有限的前提下,这也是优化资源配置所要求的。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改善没有对错,但有优劣”!
大家都知道,2016年中国的制造业整体环境不是很好,而且这种状况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企业要发展,一定要先生存。尤其在经济整体环境不好的大环境下,只有跑得更快,才有可能成为“剩斗士”!企业都倒闭啦,还怎么改善?事易时移,变法亦易!
一切应从实际出发!要想实现“比对手更快”,企业就需要在资源优化配置上比对手更快。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方法都可以拿来使用,但是目的只有一个——快速优化资源配置,提升企业盈利水平。
这也是“无招胜有招”吧,不要被招式限制,因为这些招式“殊途同归”!
4、现如今,“智能制造”是社会普遍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甚至有人觉得中国的下一突破点在于”智能制造”。如何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你有哪些好的想法或意见建议?
“智能制造”是一个方向,同时也是未来的技术趋势,属于技术变革。需要所有制造业的同仁们一起努力。
技术变革之后,如何把这些技术使用好,需要我们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这是属于管理的范围。
我们知道,即使两家技术相当的工厂,盈利水平也有很大差异,这就取决于公司的管理水平,这在汽车行业已经得到了证明。在德系、美系、日系等汽车厂家中,德系车厂商的自动化水平是最高的,而日系车的自动化水平最低。但是,盈利水平却是日系车最高。这就是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
所以,“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转变,也包括了管理的变革。因为技术和管理是分不开的。如果我们把企业当成一个系统的话,技术上的革新属于“点”的突破,如何把这些点的资源优化配置,让技术和管理真正结合起来,产生“1+1>2”的效果,是需要系统整体优化的。
还不仅如此,“中国智造”需要技术人员努力在技术上突破,而把技术力量组织起来,发挥合力,也是需要管理的。
5、今年是中国质量俱乐部成立的第9年。中国质量俱乐部伴随着中国质量的发展应运而生,更离不开像您这样的实战派专家的共同参与与支持。为了让我们共同的质量家园更加美好,请问您对中国质量俱乐部的未来发展,有何更好的建议与意见?
中国质量俱乐部为中国质量人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平台。九年风雨历程,见证了中国质量人的拼搏过程。
质量专业人员的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每个人遇到的问题会有不同。从整体来看,这些问题应该是有一些共性的。
能否把这些普遍性的问题进行汇编,形成一个系列的类似于“质量问题汇编”,让每个阶段的质量人都可以找到常用问题的解决思路,以及未来的发展思路。
从而为质量人的发展提供一个明确的指引!
另外,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质量的发展也会有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新的条件下(比如4.0),质量的技术也要不断发展,是否可以多组织一些这样的研讨。鼓励我们质量人不断前进。
Copyright © 2007-2023 上海质远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d reserved |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请告知删除 沪ICP备15017356号-3